本文目录为什么现在手机大多是ips屏,而显示器用ips屏却不大受人待见呢现在的电视怎么都是UV屏了,很少有IPS了为什么为什么电脑显示屏大多数都IPS屏幕这种屏幕的显示效果远远比不上OLED不是说会被后者淘汰吗三星平板电脑,为什么没有IPS屏幕的为什么现在手机大多是ips屏,而显示器用ips屏却不大受人待见呢IPS硬屏液晶 PK VA软屏液晶 现在好多人都在问一个问题:到底是IPS硬屏好还是AV软屏更有优势?我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吧~~深入分析IPS面板与VA面板技术区别液晶面板是LCD的核心,面板的好坏已经决定了LCD 60%以上的品质,因而一些专业的显示器,除了在电路上精益求精之外,还在面板上精挑细选。执高端LCD牛耳的EIZO,他们认为IPS面板的一致性更好,而且细节更多,适合超高灰度精细的显示要求,因而在印刷和医用显示器上,都只用IPS面板的产品,尤其是医疗用显示器,那些面对诊疗用的显示器,灰度都要超过1000级,否则容易出现问题,IPS面板这个时候的优势就非常明显,而且他们要求像素之间的干扰减低到最小,从而实现精准的显示,这也是IPS面板特别有优势的地方。 既然EIZO对此都称赞有嘉,我们需要仔细看看IPS面板与一般面板尤其是它的老对手VA面板的不同。IPS面板和VA面板都是为了弥补TN面板的缺陷提出的两个技术,改善了视角和颜色还原。尤其是TN面板是通过预先对液晶分子进行定向,液晶分子逐级扭曲,形成光路的偏转。因为不通电的时候,液晶分子的厚度差异对光学特性影响更为明显,所以TN面板首先把分子定向好,然后通过通电改变一些分子的排列实现像素的控制。 不过因为提前进行定向,这个效率比不上通过电场自行定向的那种模式,并且人工的定向也无法保证足够的精度,从而导致TN面板的层次无法保证,对比度也大受影响。即便是通电的时候,液晶分子垂直面板的极化玻璃,因为不是绝对的,所以可能导致漏光,这个技术使用的定向膜并没有考虑到视角问题,TN面板的可视角度受到很大的限制。 IPS和VA采用了不同的策略。实际上,VA面板也有模仿IPS的痕迹。它们预先把液晶分子进行垂直定向,但是,这个垂直定向无法解决光线偏转的问题,并且即便实现了偏转也无法提高视角和对比度。这给面板技术带来了很大的制造难题,一方面需要让液晶分子偏转,尽可能接近水平的状态,又需要给液晶分子一个切向的力,实现液晶分子的偏转,它的电极安排就跟普通IPS不一样,必须有一个交叉角度,让一个电极既实现液晶分子的偏转,同时还有扭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VA面板采用了一个有趣的技术,把一个像素分成两个部分,每个部分对准不同的方向,这样他们在像素的中间采用了一个锥形的电极,并且在对面的玻璃基板上有对应锥形电极,电极之间不是在一个平面,而是有交叉角度,这个交叉角度就决定了液晶分子的扭转角度。电极通电之后,从而实现光线向电场方面偏转和同时扭转两个状态的变化,从而使光线通过面板的前偏振片。从技术根源上来说,VA和IPS如出一辙,VA更复杂而且更脆弱,这恐怕才是面板软硬之别的真正原因所在。 由于VA面板有两个偏转,所以偏转的过程会变长,并且偏转的量不好控制,电场的强弱决定了偏向电极的分子的数量同时也决定了扭转的分子的数量,在两个方面控制像素的亮度,不过因为有两个过程,分子偏转和扭转的数量不与电场呈现绝对的线性,所以它的屏幕的亮度不均匀程度要比IPS面板大,并且动态画面的时候,偏转和扭曲不同时进行,会在颜色衔接的区域出现明显的拖影,或者在边界处出现奇怪的光栅现象,都是两者不能达到同时最大值导致的。 VA面板的这个特性还决定了VA面板无法控制漏光现象。在液晶分子偏转和扭曲的过程中,会把光线导向不合适的方向,并且强度逐渐变化,从而导致运动画面中的颜色漂移,眼睛看来就成为拖影的一部分。这是VA面板为了解决视角问题必须的。并且,锥形的电极占据了一部分空间,在亮屏幕的时候,一部分分子也不偏转,形成暗区,因而屏幕的均匀度也会受到影响。 IPS面板的聪明之处在于不预先给液晶分子定向成为透光模式,而是定向成为不透光的模式,那样透光的多少就通过与液晶分子定向方向垂直的电极决定,电压越高,扭转的分子就越多,从而实现光线的精确控制。它只控制IPS面板液晶的一个偏转角度,并且偏转分子的数量能够与电压接近正比例,从而面板的层次控制更容易实现。 为了扩大视角,液晶分子的基本模块就是V形的,而且因为液晶分子更好被控制,从而能够实现更为细腻的画面控制。并且液晶分子与面板平行,光线容易被控制在面板内部,因而漏光情况更少。在运动画面中,它能够表现更好,实现更好的对比度,IPS面板暗部控拙更好,VA却有不可控的漏光,所以IPS面板在暗部层次方面要大大好于VA面板。这也是讨好眼睛的设计,人眼对暗部层次更敏感,因而在对比动态画面的过程中,眼睛看IPS会更舒服。 我们通常在展示IPS和VA之间差异的时候,通过敲击屏幕来判断,VA面板经过敲击之后往往更容易出现颜色异常。这是由两种面板的液晶分子排列差异决定的,VA面板是通过液晶分子偏转和扭转实现透光,而在敲击的时候,垂直定向的液晶分子会像挤压的两边偏转和扭转,从而实现透光。水平定向的IPS面板,在敲击的时候,液晶分子的偏转数量要少得多,所以对屏幕影响没有那么大,这就是两者在敲击之后呈现如此大差异的根本原因。虽然实际操作的可能性能比较低,如果不能通过上文的差异发现IPS面板和VA的差异,可以凑近面板看像素的差异。IPS面板是V字型排列,而VA面板如同鱼鳞状排列,像素之间更紧密,这个形状就是液晶分子定向和电极的形状。权威家电调研机构奥维咨询首次发布了软硬屏液晶电视销售的一组数据:尽管IPS硬屏液晶电视要比VA软屏液晶电视市场售价高15%左右,但今年一季度,IPS硬屏液晶电视的销量增幅高达27.5%,远高于VA软屏。总结PK结果:IPS硬屏强于AV软屏
现在的电视怎么都是UV屏了,很少有IPS了为什么你是想说VA屏吧,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其实VA屏和IPS屏都属于广角屏,只是VA是软屏,IPS是硬屏。实际画面表现上,两者也是互有胜负,各有所长,不存在谁比谁好的问题。只是生产VA屏的厂商(台系是MVA、三星是PVA)和生产IPS屏的厂商(日立阵营)不同罢了,电视机生产商是出于利益考量更换了面板的供应商。
为什么电脑显示屏大多数都IPS屏幕这种屏幕的显示效果远远比不上OLED不是说会被后者淘汰吗IPS屏幕自从在市场上露面以来一直顶着高画质的光环,在电视领域LG Display在08年时与国产6品牌合作,推出了“IPS 240Hz伙伴企业”;而在移动设备领域,由于从iPhone4开始,采用了IPS屏幕得到了广泛的认同。由于苹果产品与IPS面板的捆绑宣传效应,越来越多的产品也开始采用IPS面板。那么IPS面板究竟有什么魅力呢,选择IPS是否就代表着高画质呢?我们将在下文作出解答。踢爆卖场黑导购 IPS屏究竟是个什么玩意 IPS液晶面板固有的优势包括可视角度大,并且由于液晶分子的排列样式保持水平排列,因而触摸时基本不出现色差(水波纹),因而更适合目前触屏设备使用。不过仅凭以上两点并不足以证明其拥有高画质,只是更为适应便携设备的发展趋势。这里要说明的,中小尺寸的IPS面板其实和显示器上所使用的技术并不完全一致,常见的iPad等产品采用了FFS(Fringe Field Switching边界电场切换广视角技术),这里就不详细解释,只解释IPS方面的问题。IPS屏幕是怎么一回事? 许多朋友对IPS(In-Plane-Switching平面内切换液晶)的认识,应该都是从“硬屏”这个名词开始的,硬屏就像前面所说的那样,是液晶分子排列所导致的。这其实已经明确说明了IPS的本质是改变传统液晶分子的方式的技术。IPS模式是针对在玻璃基板上水平配置的液晶,添加水平方向的横向电场,使得液晶分子在平行于玻璃基板的方向上旋转。说白了主要的特点就是液晶分子以保持水平状态旋转来调整每个子像素的亮度,也因此拥有了高可视角度的特点。一般IPS屏幕可以实现至少上下左右160度的可视角度,最高可以实现接近180度的可视角度。 那么为什么会有可视角度这个说法,也许我们要从液晶面板的成像原理开始说明了。这简单说一下,大家都知道R、G、B红绿蓝三色是显示设备的基础,通过调整三色的明暗就可以组合任何颜色,我们可以讲液晶分子理解成快门,通过调整液晶分子的排列可以像快门一样遮挡后面的光源,遮挡后的光透过前面的RGB三色滤光片就可以产生颜色。像TN屏幕就是将螺旋状排列的液晶分子旋转90度来实现快门作用,通电时旋转液晶造成垂直状态遮挡光线(由于在液晶层前后置入了偏光镜,只有非90度状态才能让光线通过)。 但是这种TN液晶技术有着一些缺陷,最主要的一个就是施加电压时,液晶分子要扭曲至90度才能遮挡光线,但是实际上完全实现完全垂直并不容易,因而较难实现全黑状态,也因而对比度较低;另外液晶分子排列方式,使得可视角度较低。而响应速度(液晶分子改变状态需要时间)与自身不发光是液晶材质的固有缺陷,无论如何都是不可能完美解决的。
三星平板电脑,为什么没有IPS屏幕的三星自己生产super amoled屏和Super Clear LCD屏,并未生产IPS屏。韩国LG倒是在产IPS屏,所以LG的手机、平板都是用自家的IPS屏。三星也是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