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未澜
从梦想一本万利,到堕入债务深渊不过一刹那的事。打着电商创新销售模式的幌子,且技术门槛低、盈利可观,不少云购类网站大行其道,各式各样的一元云购网站不断的推陈出新,更新换代。
自2012年创立的一元云购每日销售额达5000万元,注册用户逾千万,参与人次突破了200亿次后,众多“一元购”平台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声称“投一块钱进去,就有机会获得价值不菲的手机、金条和名贵汽车”等,这种曲线型的新型购物模式,在打破传统的网购模式,满足消费者的创新购物方式的同时,也让更多用户在网购过程中获得价值感和娱乐感,让消费者的购物欲望在钱包厚度不变的情况下得到满足和释放,因而受到年轻群体的热烈欢迎。随之应运而生的还有琳琅满目的一元云购作弊软件,搜索应用即可发现,从一元夺宝助手,一元云购预测软件,一元云购中奖必备预测软件等。
在各个“一元购”电商网站上,从手机充值卡、家用电器到金条、名贵汽车等商品,应有尽有。平台会将每件商品参照市场价(一般较市场价高10%至20%),分成1元每份,并对应一个奖号,用户可一次性购买多个奖号,提高中奖概率。仅以深圳的“一元云购”为例,推出至今已吸引200亿人次参与,每个人都想用最少的资金获得最大程度的收益。
在一元云购创立之初的2012年,公司创始人梁志军公开承诺平台每营收1元,会提取0.01元来支持公益事业,并创立了云购基金,截至目前,官网显示该公益基金账户累计达2.47亿元,这意味着自设立基金以来,一元云购或已实现247亿元营收。这类平台的商品多是溢价标售,若按商品溢价的10%来算,一元云购成立以来至少获得24.7亿元的差价,而这仅仅是明面上的收入。
通过一元购,一月撸30万,甚至有人在人品爆发时,月投入几千却撸到一辆保时捷,有逆袭的前车之鉴,自然有赌徒蜂拥而至,但也有部分人被迫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很多消费者开始都是抱着好玩,试一试的心态来接触一元购的,刚开始也确实中过奖,久而久之便深陷其中不能自拨。“以前我每次只投一两块钱,就是玩玩而已,偶尔也会中些小奖。”有参与者表示,让她发生变化的是一次无意间的大奖,仅付出几块钱,却收获了价值近15000元的50g金条,这让她欣喜若狂,从那之后,她不断投钱,曾在几小时内花了8万多元却一无所得。“中过多少都没用,只要你还玩,迟早让你吐出来。”还有参与者不仅输光了积蓄,还负债20多万元,对未来充满绝望。
“没中的时候,总想这把投多点的钱,说不定就中了。这样的心理让参与者越陷越深。”而“一元购”的幌子现今有两种定性:
1、利用赌徒心里,变相赌博,销售的不是实物,而是虚拟的中奖机会。
2、直接带着非法占有的目的,打着一元购的幌子,通过抽奖造假、实物次货、不发货,亦或直接携款而逃。
此前,央视等媒体就曾曝光过不少因“一元购”导致负债累累的案例。还有部分平台以“一元购”为名,采取抽奖造假、以次充好、不寄送奖品甚至卷款潜逃的方式,骗取参与者钱财。
有“一元购”平台的工作人员表示:“一元购”平台的后台都能进行控制,可以轻易实现“指定获奖号码”和“指定获奖者”,而部分平台更是直接设置机器人中奖。如果平台完全采用“暗箱操作”,那么连产品都不用付出,就能成为一个不断吸金的黑洞。
随着被骗人数越来越多,金额越来越大,打着创新商业模式的“一元购”也迎来了监管部门的业务定性。据国家互金风险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关于网络“一元购”业务的定性和处置意见》中,明确将网络“一元购”定性为变相赌博或者诈骗,并将对其展开新一轮整顿清理工作。文件出台后,部分“一元购”平台已开始陆续下线。
利用“一元购”变相赌博或涉嫌诈骗的违法犯罪行为将遭到严厉打击。此前火热的一元购平台基本都已经停运或者无法联系,商品也都已经全部下架,客服电话也无人接听。
一元云购官网也在8月18日发出停止运营的公告,并表示,已揭晓的商品可正常发货,账户中余额或佣金可申请退款或提现。
最后一句:一元购的火是必然的,然而模式背后的擦边玩法,终结也是不可避免的。